人生好比走在漫漫长路上,向前走时,从不留意自己走了多远,可是偶尔停下来,回头看看,自己都很吃惊,竟然离开出发地已经这么远了啊!正像诗中的意境:几十年过去,再回首,弹指一挥间。
40年前的今天(1971年2月19日),我怀着特别兴奋的心情,扛着行李,在原15路车终点站工农广场站点等车(当时15路车是40分钟一趟)。那时的工农广场是长春市区的最南端,没有现在这么多楼,也没有现在这么多人。在春风中,我不停地跺着有些麻木的双脚,不时地把行李从左肩换到右肩。我心里想,这时候有个人聊一聊,说说话该有多好啊!正想着从刚到站的6路车上下来一个胖胖乎乎的、梳着两条辫子的女孩。她手里也拎着行李,左顾右盼的朝15路车站点走来。我想她应该和我一样也是去报到的。于是我们不约而同的互相问了一下,原来我们都是到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报到上学的。我们相互作了自我介绍--李慧云、孙波。从此,我们共同渡过了漫漫40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学习,一同到食堂吃饭,周六一同回家,互相到对方家里玩。工作后我们曾在一个办公室里共事,最后我们还一起在学校档案馆里工作。我们俩的相遇和交往是我们同学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缩影。在风雨兼程的40年里,我们全体同学虽然在不同的岗位工作,但是无论哪位同学有事,大家都共同为他(她)分担;无论哪位同学遇到困难,大家都一起帮他(她)解决。同学情、同学谊就这样深深地扎在了我们的心里,整整40年啊!
当时的长春光机学院尽管是长春市的六所高校之一,但是用今天的眼光看,校园真够的上是相当的荒凉。校园最南端静静地坐落着前教学楼,院子中间是食堂和俱乐部,北边是两栋学生宿舍,东侧是两个四合院的平房,一个是办公用房,一个是校办工厂,西边是车库。因为当时学校没有学生,教师大都插队落户去了,所以学校冷冷清清的,没有活力。后来听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讲,是我们给学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给学校带来了欢声笑语,校园从此又沸腾了,又热闹了。我们也开始了共同的校园学习生活。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我们上大课,住大教室,吃大食堂。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是学贯中西、满腹经纶的老教授,他们尽管语言南腔北调,但是却将对我们来说算得上是很深奥的科学知识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这些老教授们在上课中还结合自己人生经历将做人的道理娓娓道来、润物无声。现在回想起来尽管我们课堂学习时间并不长,但是在那个知识荒芜、政治运动至上的年代里,我们能够徜徉在知识的殿堂,真是弥足珍贵,对我们以后的工作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们永远感谢这些老师,永远珍惜这段学习时光。我们上课前每人发了一套绘图用具,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到毕业收回时没有一个给弄丢或损坏的。在课堂上老师讲的有声有色,学生听的认认真真。因为长春光机学院是第一批选拔的,所以到长春光机学院来的同学在原来的各个中学都是学习的尖子。在这里我们大家都如饥似渴地学习,成绩都很好。那时到期末学院还要评出学习最好的学生,当时我们排(即现在的教学班,当时都是半军事化管理,将教学班称为排)还推荐我是优秀生。但我说:邹亚学习很好,脑袋比我聪明。在我的记忆中当时好像陈殿仁的学习最好,他很努力,留给我的印象很深。
还记得最有趣的一件事是,我们女同学住在教学楼413大教室里,春天里刮了两天从来没见的大风,晚上睡觉的时候还没什么,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大家都像睡在灰堆里,一个个小脸造的像小鬼似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哈哈大笑,这笑声传遍了全楼,在楼里回荡。那时真有意思,一点点小事就笑的没完没了,真是天真无邪,没有烦恼,没有压力,有的全是快乐。回想起来,那时真好,年轻真好。
现在学校里还剩下我们六十多个同学,我们六十多人在同一个校园里共同走过了40年的历程,这是特殊年代出现的特殊事物,但是,这却给我们留下了十分珍贵的财富。40年的风雨同舟,我们相扶相帮、积极进取、历艰克难、互相勉励、荣辱与共、努力奋斗,为长春光机学院的发展壮大洒下了我们滴滴汗水,贡献出了我们的青春和力量。我们热爱我们为之付出我们一切的、工作了一辈子的长春光机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因为这是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了40年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相逢、相识、相知并携手40年,从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小青年变成了花甲之年的老太婆、老头子。同学们,我爱你们!长春理工大学,我爱你!